作品名称:霁青釉描金海晏河清尊
作品类型:瓷器
创作大师:熊建军
作品规格:高约31.3厘米,口径宽约25.1厘米
发行背景
2018年9月3日—9月4日,令人期盼已久的中非合作高峰论坛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。中国及非洲各国的元首参加本次论坛,以就两国之未来共谱新篇,共创未来,共同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造福中非人民。
故交如真金,百炼不回色。在峰会召开之际,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授权,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督造,中华仿古瓷圣手熊建军大师领衔制作的国之重器《霁青釉描金海晏河清尊》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来北京参加“2018中非高峰论坛”的加蓬共和国总统邦戈,受到总统邦戈的由衷赞誉。
作品简介
霁青釉描金海晏河清尊瓷尊全称叫“粉彩描金海晏河清燕耳尊”,烧造于清朝乾隆年间,是一件珍贵的皇家宫廷艺术品,为景德镇官窑特制。海晏河清燕耳尊通体施霁蓝釉,呈宝石般的深蓝色。瓷尊近底处饰凸雕莲瓣、莲实和连珠纹各一道,以粉彩为饰。其特点是:纹饰疏朗,颜色鲜亮,层次清晰,布局有致。海晏河清燕耳尊的口沿、肩颈和腹部均描有本金彩线纹、叶纹、缠枝莲纹。足底的金彩线纹,与口沿相呼一致。深沉的霁蓝釉再施金彩,更显浑厚、端庄。
海晏河清燕耳尊器形规整、秀美,圆口卷唇、直颈、鼓腹、平底。尊身的左右饰白釉海燕双耳,可爱、生动。外底有篆书"大清乾隆年制"六字题款。海晏河清燕耳尊的工艺水平非常高超,烧制、着色、上釉等方面都达到了官窑瓷器前所未有的高度,恢宏的气势和独特的风格相辉映,充分展示了瑰丽灿烂的中国瓷器艺术。
一件瓷尊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重视呢?
清乾隆皇帝在位63年,对圆明园年年营构、日日修华、浚水移石、费银千万。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、改建之外,还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,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。至乾隆三十五年,也就是公元1770年,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。
海晏堂在圆明园的长春园里,是西洋楼景区最大的宫殿。“海晏”一词取自唐朝郑锡的《日中有王字赋》:“河清海晏,时和岁丰”,“河清海晏”也作“海晏河清”,意指大海风平浪静,黄河流水澄清。这座建筑取名“海晏堂”,意在歌颂清朝天下太平,国泰民安。
海晏堂主建筑正门向西,有个大型水池,池左右呈八字形,排列着身穿罗汉袍的十二生肖兽面人身铜像。十二生肖兽头口中都能喷水,每昼夜它们依次轮流喷水,各两个小时。正午时刻,十二生肖会一齐喷水,俗称"水力钟"。这种用十二生肖代替西方裸体雕像的精心设计,实在是洋为中用,中西结合的一件杰作。
当海晏堂这座宏伟的殿堂建成后,乾隆皇帝龙心大悦。他立即下旨,要景德镇官窑烧制两件瓷尊,陈列在堂内。
景德镇官窑接到乾隆皇帝旨意后,工匠们个个不敢怠慢。仅是瓷尊的器型,他们就想了多种方案。可是,烧成的瓷尊,都不能使乾隆皇帝满意。
最后,乾隆皇帝亲自提出了瓷尊的大致模式,要求瓷尊施霁蓝彩釉,以白釉海燕作耳,霁蓝象征河清,“海燕”为“海晏”谐音,喻天下太平之兆。乾隆皇帝还特意派遣了监窑官到景德镇监督,勒令他们尽快完成。
终于,经过了数日数夜的精工制胚、小心烧制后,两件巧夺天工的霁蓝粉彩 “海晏河清”瓷尊终于出炉了。这两件精美的瓷器在乾隆皇帝的五十大寿之日,被进献给他,龙颜大悦。
大师简介:
熊建军,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198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专业院校,毕业后一直从事古瓷仿制及研究工作。1995年开始钻研珐琅彩瓷的制作工艺研究,致力于破解恢复珐琅彩瓷的古法制作工艺。其艺术成就被中央电视台10套《人物》、中央电视台2套《财富故事会》、中央电视台10套《走进科学》、中央电视台10套《讲述》、日本朝日电视台《中国神秘纪行》、人民网等中外各大媒体报道。
好评度